走进园区

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

园区简介

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以绿色金融为主导产业,重点加快绿色金融机构聚集,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发展。功能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 一、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新都区重点从健全功能区体制机制、编制功能区规划、培育绿色金融产业、加强政策合力等方面着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建设工作。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对创新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区级有关部门和国有公司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找准突破口,扎实有力推进功能区建设,实现工作领先,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成都绿色金融服务功能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厘清管理、完善自身的体制机制;要积极对上沟通,引进专业人才和专家推动工作开展;要建立指标体系,引进多方资源入驻,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功能区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157”行动部署为抓手,力争到2022年,建成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绿色金融全国单打冠军。 2019年: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市场主体结构;完成绿色金融标准和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在成都范围推广运用;对成都市内符合绿色标准,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项目进行筛选,建立绿色项目库;引导银行机构设立绿色专营和专业机构。绿色金融信息服务中心、机构聚集中心初现雏形,成为成都单打冠军。 2020年:在四川范围内推广绿色金融标准;创新区域绿色金融产品扶持政策,形成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区,鼓励发展绿色信贷,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创办绿色金融专业刊物,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发布绿色金融指数,交流绿色金融最新研究经验。绿色金融机构聚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理论研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开放交流中心建设成果显著,成为四川绿色金融单打冠军。 2021年:完善绿色金融主体结构和产品体系;建成绿色金融大厦,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认证机构、评级机构、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在金融大厦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或专营部;加大绿色金融成果、经验宣传推广。成为西部绿色金融单打冠军。 2022年:实现绿色金融标准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在全国的推广运用,提升专业和品牌影响力,定期举办的绿色金融论坛、发布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指数。全面建成绿色金融机构聚集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理论研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开放交流中心,力争成为绿色金融全国单打冠军。 三、五个中心 (一)绿色金融机构聚集中心 一是引进国内外具有丰富绿色金融实践经验的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小贷等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认证机构、评级机构、咨询机构等中介机构在我区设立总部、分支机构或专营部,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二是加快推动区内金融机构绿色化改造,将绿色发展理念嵌入到信贷管理、金融服务和运营管理等管理模式中,为绿色企业和项目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中心 一是组织市场研究、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联合人行、银保监等监管机构,开发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企业、项目认证等提供专业依据。二是对市内符合绿色标准,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项目进行筛选,建立绿色项目库,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三是依托“互联网+绿色金融”的模式,集聚绿色金融机构与绿色企业,建立线上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绿色发展提供各类信息支撑。(三)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中心 一是引入绿色金融重点研究机构,配套人才政策与科研经费,为绿色金融领域制度建设、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等提供智力保障,创办绿色金融专业刊物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培育国内一流的绿色金融发展高端智库。二是依托四川绿金委、知名高校研究院、兴业银行研究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专业机构的智力支持,开展西部绿色金融研究基地建设,以四川环交所和西南财经大学成立的“绿色金融实验室”为实施机构,进行绿色金融领域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等活动。(四)绿色金融产品研发中心 一是梳理项目资源、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切入点,加快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和规模扩大。二是创新区域绿色金融产品扶持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形成全链条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多渠道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研发与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建立集研发、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完整绿色金融产品链。(五)绿色金融开放交流中心 一是围绕绿色金融发展重热点问题,举办绿色金融论坛、学术研讨会,发布绿色金融指数,交流绿色金融最新研究成果,共享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二是聘请绿色金融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外引智力,形成绿色金融人才聚集,并打造绿色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四、七大工程 (一)绿色金融标准开发工程 具体目标:对现有各监管口径和各地方的绿色金融标准,构建包含多口径、多层级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2018年完成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发和使用指引的编制;2019年配合项目库和产品的开发,完成标签体系的应用,并在西部地区推广运用。推进措施:一是组织市场研究、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联合人行、银保监等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开发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编制使用指引等配套文件。二是应用开发的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认证、评估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应用评估认证结果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三是加大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渠道发布。四是持续更新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标签体系,构建标准标签体系的使用规则。 (二)绿色项目库构建工程 具体目标:对成都市符合绿色标准,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项目进行筛选,建立绿色项目库,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强化推广示范效应。力争在2018年底前启动项目排摸工作;2019年完成成都市范围内绿色项目筛选,并完成绿色项目库的建立,对入库项目进行绿色认证与评估;2022年,除成都地区所有绿色项目进入项目库外,力争四川各地、市、州绿色项目均纳入项目库管理。推进措施:一是根据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排摸绿色项目,将符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标准的项目纳入绿色项目库。二是组织第三方机构根据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对入库项目进行绿色认证和评估,并绿色项目信息进行定期发布。三是定期对绿色金融示范项目库进行更新、维护和管理。 (三)绿色金融平台打造工程 具体目标:建立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站式发布绿色金融政策、市场相关信息,包括绿色金融项目库、示范产品库、政策库,以及市场分析研究等资源发布,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及其他相关信息。2018年完成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架构设计和论证;2019年完成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整合企业征信系统、工商信息、环保信息等,并在成都市各区县进行推广运用;2020年在四川推广运用,并逐步辐射四川周边省市;2021年,在西部地区实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用全覆盖;2022年,实现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全国推广使用。推进措施:一是对现有企业、项目相关信息进行梳理、排摸相关信息数据化基础条件,设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架构及发布信息内容。二是成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营主体,汇总示范项目和产品以及政策、研究等资源,对相关内容进行发布和管理。三是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利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进行认证评估、开发产品,并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发布和推广。四是推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省级及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对接,整合工商、环保等信息,进一步扩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的系统性。 (四)绿色金融载体建设工程 具体目标:围绕绿色金融市场专业化发展的区位集聚特征与空间需求,整体规划、集群布局、集约发展,以低碳绿色为导向,高标准规划建设规划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区。2018年底前完成临时载体建设,引入3至5家金融机构;2021年建成绿色金融大厦,引进30至50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第三方服务等,形成绿色金融服务方阵;2022年形成绿色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推进措施:一是近期以成都市新都区核心地块作为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起步区载体,引入银行、保险、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入驻,推广、宣传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形成示范效应。二是中期建设成都绿色金融大厦,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吸引总部金融机构、认证机构、评估机构入驻,打造绿色金融生态圈。三是远期依托本地优质生态,建设川西林盘式绿色金融小镇,让绿色金融与环境完美结合。 (五)绿色金融能力培育工程 具体目标:建立绿色金融研究、政策咨询、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市场的实践以及理念的传播提供支持。力争在2019年建立多层级、多功能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体系;2020年形成一整套、成体系的绿色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和先进实践资料,形成常规化的绿色金融培训和理念宣贯活动,初步形成覆盖理论研究、业务实践以及政策管理各领域的人才团队;2022年形成区域领先、全国一流的绿色金融理论研究、政策管理和业务支持体系,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推进措施:一是引入绿色金融重点研究机构,配套人才政策与科研经费,为绿色金融领域制度建设、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等提供智力保障。二是依托四川绿金委、知名高校研究院、兴业银行研究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专业机构的智力支持,开展西部绿色金融研究基地建设,以“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实验室”为实施机构,进行绿色金融领域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等活动。三是构建“高校+智库+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国内一流的绿色金融发展高端智库。 (六)经济绿色化转型工程 具体目标: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推动城市功能规划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力争2019年成都绿色信贷融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重点投向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绿色信贷融资规模达到2500亿元,绿色债券融资达到600亿元,股权融资达到300亿元,建成绿色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生态功能建设初见成效;2022年绿色产业融资规模达到到5000亿元以上,市域范围内大部分企业已进行绿色化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城市绿色化进程具有突出成效。推进措施:一是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银行等资源配置向绿色经济方面聚集,在信贷规模、利率和期限上向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倾斜,对污染性项目进行限贷或停贷。二是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业务,为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绿色项目提供资金,大力发展绿色项目融资、绿色资产支持政策(ABS),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丰富产品内涵,根据新形势、新标准推动产品的创新,为绿色建筑、生态公园、绿色公共服务等方向创新产品。四是推动成都国家低碳城市建设,完善绿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绿色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推广垃圾分类,提倡绿色出行。 (七)绿色金融宣传推广工程 具体目标:推广成都市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的功能、服务与优势特点,分享建设经验与成果,吸引绿色金融机构、企业与资金聚集。2018年起定期开展绿色金融论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开发绿色金融指数;争取在到2020年使绿色金融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市域范围内具有影响力,举办以绿色为专题的招商推介会。力争到2022年举办的论坛、研讨会具有全国影响力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推进措施:一是依托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各媒体渠道,宣传与推广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相关情况、配套政策,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扩大在全国绿色金融领域的知名度。三是举办绿色金融论坛,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绿色金融专家、学者、组织及机构代表,研讨前沿绿色金融研究成果。四是编制绿色金融指数,多维度体现和推广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成效。 五、四项保障 (一)成立一个绿色金融工作机构。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新都区委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常务副组长,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研究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和解决问题。 (二)组建一个绿色金融控股公司。组建成都香城绿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公司为主体,聘请专业机构与人员,研究制定和运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打造立足成都、服务全国的绿色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三)出台一项绿色发展扶持政策。梳理绿色金融发展财税政策清单,针对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出台绿色金融专项扶持政策。通过贷款贴息、担保增信、财税扶持、租金补贴、绿色通道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机构和市场资金参与到成都绿色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中来。探索差异化监管政策,鼓励绿色金融发展。 (四)建立一套人才培养机制。将绿色金融业务骨干作为新都区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按照新都区高层次金融人才专项扶持政策给予支持。深化与四川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高等院校和金融研究机构等合作,完善绿色金融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

所在地区 四川 成都 新都区

土地资源
厂房租售
仓库租售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更多
获取园区资料
一键接收
投资指南
  • 外商投资
  • 买地自建
  • 厂房租赁
  • 写字楼租赁
  • 公司注册
  • 优惠政策
买地自建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外企招商政策汇编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总部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法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
强化政策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高对外开放水平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
获取外企政策汇编
惠企配套
  • 道路
  • 给水
  • 雨水
  • 污水
  • 天然气
  • 供电
  • 供热
  • 蒸汽
  • 通讯
  • 宽带网络
  • 有线电视
  • 土地平整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