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简介

中文名称

市中区

外文名称

Shizhong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内江市

下辖地区

7个街道、13个镇

政府驻地

城东街道人民路2号

电话区号

0832

邮政区码

641000

地理位置

内江市西南部

面积

386.11平方千米

人口

户籍人口53.5549万(2014年)

方言

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圣水寺、翔龙山、大洲广场

火车站

内江站、内江东站、内江南站

车牌代码

川K

区委书记

黄俊伟

市中区[内江市]内江市位于四川东大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资阳,南扼自贡、宜宾、泸州,北通遂宁、南充,成渝铁路、内昆铁路在这里接轨,是四川省规划建设的8个大城市之一。市中区[内江市]大千故里──内江市中区,地处川渝主干中间地带,直接受益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幅射,是成渝经济大走廊战略的重心之一,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市中区是川东南的交通枢纽,交通优势十分显著。市中区[内江市] - 概述市中区[内江市]内江市市中区幅员面积387.5平方公里,人口53万,辖8镇、6乡、6个街道办事处,是内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省5个“星火西进工程”示范县之一。内江市中区地处沱江中游,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成渝、内宜高速公路和成渝、内昆铁路在此交汇,国道、省道、县道公路穿境而过。沱江傍区流入长江,区内航程70公里。内江市中区浅丘绵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是内江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成员单位,已建成一批蔬菜、水果、畜禽等农副产品基地。内江市中区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境内企业云集,区属企业自成体系,以医药化工、机械、轻纺、建材等几大门类为主。内江市中区是川东南商贸重镇,有各类市场50余个、 商业服务网点11000余个。已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健全的金融体系,有金融机构和分支网点300余个。内江市中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邮电通讯迅速发展,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交换程控化、长途和本地网传输数字化。内江市中区人文荟萃、文化发达。境内有科研机构4个,有完善的中、小、幼教育体系,有医疗卫生机构150余个,建立了以梅家山体育场为主体的体育中心。市中区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和著名书法家公孙长子、余燮阳都是从这里脱颖而出、享誉海内外。市中区人文景观众多,孙中山亲点大将军喻培伦纪念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三元塔、翔龙摩崖造像、“川中第一禅林”圣水寺古刹令人流连忘返。市中区[内江市] - 自然地理市中区[内江市]1、地理位置:东经104。04,36,,─105。05,41,,,北纬29。25,11,,─29。40,30,,2、经济区位:市中区地处川渝主干中间地带,直接受益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幅射,是成渝经济大走廊战略的重心之一,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市中区是川东南的交通枢纽,交通优势十分显著。市中区具有较强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1999年,辖区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居全市第一;工业以电力、机械、食品、医药、建材为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15亿元;有各类市场55个、面积33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3、行政区划:14个乡镇、172个村(大队)、1595 个组(社); 内江市市中区辖永安镇、凌家镇、史家镇、白马镇、朝阳镇、乐贤镇、全安镇、靖民镇8个镇、交通乡、沱江乡、龚家乡、凤鸣乡、四合乡、伏龙乡6个乡、城东、城西、城南、玉溪、牌楼、壕子口6个街道。4、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387.5 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30米,其中:淡水域6.84% 、丘陵93.16%。5、气象:年平均气温17.5℃,1月份平均气温7.2℃,8月份平均气温27.0℃,年平均降雨量1056.9毫米。市中区[内江市] -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内江市中区可使用土地面积3.42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01 万公顷,商业用地0.1万公顷,住宅用地0.43 万公顷,农业用地2.79 万公顷,其它用地0.09万公顷。2、森林资源:林业用地面积:内江市中区全区林业用地总面积6487.25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642.3公顷,疏林地面积3.8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1.3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0.26公顷,苗圃地面积14.8公顷,无林地面积4719.77公顷,有林地中,林分293.16公顷、经济林580.35公顷、竹林768.79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中,四旁树占地面积2428.54公顷。 全区森林覆盖面积为4092.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56%。宜林地面积为4719.7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地3500 公顷。内江市中区全区活立木蓄积85592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128立方米,防护林蓄积14508立方米,特用林蓄积1871立方米,疏林地蓄积61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291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7733立方米,杂竹92319吨。3、野生动物资源22种。4、水利资源:内江市中区有沱江和乌龙河流经本区。沱江流经本区干流长69.5公里,流域面积169.63平方公里。乌龙河在本区境内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另有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下的大小溪流8条。过境水资源108.4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9570万立方米。 全区现有水利水电工程2044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4座,山平塘1815口,石河堰134道,总蓄水量4430万立方米。 现有农村电力提灌站70处,灌溉面积共计14.4万亩。内江市中区全区有地下水资源1710万立方米,可开发量1152万立方米/年。内江市中区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596 千瓦, 可开发量为20035千瓦。截止1999年已建成小水电站6座,装机7台,725千瓦,年发电69万度。市中区[内江市] - 地方文化市中区[内江市]1、民族风情:市中区属少数民族散居地,有18个少数民族1000余人,其民族族别是回族、藏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拉祜族、朝鲜族、纳西族、僳僳族、黎族、哈尼族、佤族。在18个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约占全区少数民族总数的30%。市中区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在内江城区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他们中大多系工作调动、企业内迁、军队转业、学生分配以及婚姻关系而来我区定居。全区少数民族有90%左右居住在城镇,10%左右散居在农村。2、宗教信仰 :根据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市中区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共5处,其中:天主教、基督教各1处,佛教3处(即:内江圣水寺、内江兴国寺、内江观音寺)。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占地面积共 24090 平方米, 建筑面积12370平方米。经登记的宗教教职人员17名, 其中:神甫1人,传道员1人,僧尼15人。场所分布:内江天主教堂和内江基督教礼拜堂分别座落在内江城区的市民路和交通路,内江圣水寺和内江观音寺座落在内江城郊,内江兴国寺座落在白马镇五星街。组织管理与宗教活动:内江市中区区宗教活动场所均成立了以宗教教职人员为主、有信教群众代表参加的场所管理组织;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并按照各教教规教义带领信教群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3、文化艺术:文化市场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经营户总数逾千户,安置待业人员3000余人,国家、集体、个人投资格局初步形成。文物管理迈上新台阶,现有金、银、铜、石、陶、玉、纸等上万件文物藏品,分属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辖区内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重要文物保护点79处。群众性协会活动频频,政协内江市市中区花萼艺社于1996年成立后,队伍不断壮大,现有会员92人;市中区书法协会成立于1992年10月,现有会员60人,另建有凌家镇、白马镇两个分会;市中区硬笔书法协会于1995年成立以来,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爱好者,现有会员百余人;市中区业余作家协会于1993年建立以来,培养了不少青少年作者,并办有《甜城文艺》。市中区[内江市] - 历史沿革内江市市中区设县始于东汉明帝至和帝年间(公元58年至105年),分资中县置汉安县。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置汉安大戌,同年改置中江县。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年),隋文帝因避父讳,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元初,资州内江一带因长期战乱,地荒人稀,州县皆废;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复置内江县。1951年9 月内江市自内江县中分出另置,隶属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1952年9月, 恢复四川省的建制,内江市隶属四川省内江专区。1968年7月,专区改称“地区”,内江市隶属内江地区。1985年6月, 撤销内江地区,内江市升为地级市,并设立市中区,以原内江市的行政域为内江市市中区的行政区域。市中区[内江市] - 中区名人张大千1、张大千: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四川省內江县人,出生于1899年5月10日,卒于1984年。他的家世很大,是內江的望族。父亲名怀忠,号悲生,为人个性豪爽,讲究美食。原籍广东番禺,先世于前清康熙年間迁徙入蜀,定居內江,从事盐业。2、“虎痴”张善子:著名画家张善子自号虎痴,人称虎公。1882年7月生于内江县良安里象鼻嘴堰塘湾,从小家境贫寒。其父张忠发以卖劳力为生,母曾友贞,用单线白描绘帐帘、枕套、鞋样,以微薄收入补充家用,人称“张画花”,是一位很有天才和艺术修养的民间工艺美术家。3、邱笑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院士、《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约书画师、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兼)、四川彩墨画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曾当选为四川省人大第6、7、8届代表。4、画坛巨擘的丹青人生:晏济元: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他和张大千乃总角之交,情同手足,曾多次联袂办展,饮誉中外;他与郭沫若曾同船相伴,一道求学日本,患难与共;他曾作国画《红日青松图》,赠毛泽东七十寿辰,深受其喜爱。5、自号“世界恶少年”的喻培伦:喻培伦,字云纪,清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886牛2月3日)出生于内江县文英街一个糖商家庭。1911年,4月27日,在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中,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英勇作战,因弹尽力竭,身负重伤,为敌所执,后从容就义。时年25岁。与同难诸同志共72人葬于广州黄花岗,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文颁令,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喻培伦为大将军。市中区[内江市] - 旅游资源三元塔1、三元塔:三元塔始建于唐代,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公元1805年)重修。塔为砖石结构,十一级密檐式楼阁塔:塔高62.7米。全塔系大型青砖砌成,八面体,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盘旋至顶层,可登高远眺,与高寺塔遥相对峙,峙立于沱江岸边,给人以“中流砥柱”之感。2、圣水寺:座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的沱江之滨,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圣水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宋初扩修后更名为“兴慈禅院”。晚期名“圣水寺”。因圆觉楼后山岩中有泉水流出,视为“灵泉”、“圣水”,即寺名的由来。圣水寺自唐至宋,历代均有增修,明末清初毁于战乱,后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复修,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增修。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佳僧伽50余人。圣水寺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玉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寺后山崖刻有唐、宋、明、清摩崖造像80龛,524尊。其中:一龛内造像最多的达99尊,最大的一龛千手观音像高8米,像龛右侧刻有“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历年题记共36字。寺内还保存石刻题记25处,明代石牌坊2座,放生池、三孔石拱桥1座,汉代崖墓2座。3、东林寺摩崖造像:东林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历代均有增刻,故曾有千佛岩之称。造像分布在长50米,高8米的崖壁上,现存造像12龛,86尊。其中第11龛千手观音像高7.4米,宽7.16米。造型庄重,线条流畅浑劲,造具40手,头戴宝冠着天衣,饰缨珞踏莲花,须弥龙座,雕工精湛不失为石刻艺术精品。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在此观音像前,傍岩结楼,明万历年间多次修葺,后受火劫,付之一炬。清同治年间复修为东林寺。高阁临江,俯瞰沱水,与对岸西林寺遥相对峙,又地处东关渡口,濒临水陆码头,舟贾云集,摊棚棋布,前来朝拜,浏览者熙熙攘攘,热闹非常。享有“东林晚眺”的美誉,是内江八景之一。4、大洲广场:大洲广场位于滨江之滨,与大千纪念馆和西林公园隔江相望。广场呈星月形,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96米至165米,规划面积14万平方米(210亩),绿地率达75%,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集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广场和绿化中心。整个广场由中心广场区,精致花卉区,风铃广场区,花架树林区,水之剧场,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及服务中心区等15个不同功能的小区组成,现为四川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