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简介

西充县 - 基本概况西充县西充,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辖6区,47乡镇,603村,5675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28万人,农业人口占90%。县人民政府驻晋城镇,在县境中南部,距成都309公里,距南充36公里。地饶物丰,多有胜迹,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辣椒、柑桔、蚕茧、油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地下储藏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盐卤砖用粘土、含铺页岩、建材砂岩。境内有凤凰山、化凤亭、将军碑、青龙湖、油井塔、百福松、凤凰烟雨丞相牌坊、宝马渡等众多景观。崇教尚学,代涌英豪。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百世流芳“穷不离书,富不离猪”的治家训条世代相传。素有“文化县”之美誉。多着书立说之先贤,慷慨悲歌之志士。汉代有“诳楚存汉”的大将军纪信,三国有“全国之功”的政治家谯周,唐代有佛教第五祖师圭峰何炯,宋代有书写和绘制《妙法莲花经》的何子芝夫妇,元代有尚书马廷用父子,近年有共和国副主席张澜、民主革命家鲜英、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江震,“保路运动”先锋罗伦以及为民族复兴而贡献聪明才智的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群。天酬人勤,经济起飞。实施“产业化、民营型、卫星城”发展战略,建成了粮食、棉花、油菜、蚕茧、生猪、家禽、辣椒、柑桔、蔬菜、水产等商品基地。年产棉花0.36万吨,蚕茧0.3万吨、辣椒26万吨、油料1.78万吨,水果3万吨,出栏肉猪50万头,小家禽280万只。国优脐橙“青三九”畅销全国,优质辣椒“二荆条”辣遍亚非拉。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54公斤,纯收入1457万元。机械、食品、化工、丝绸、建材等行业初具规模。川北风机畅销全国,川沱酒荣获四川名牌,“梅喜”牌烟花荣获部优,丝绸产品出口东南亚。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商贸流通日趋活跃,经济在腾飞之中。路畅村通,环境优越。国道212线纵贯全境,建成高等级公路47公里,实现乡道油路化。邮电数网工程投入使用,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覆盖所有乡镇。水、电、气供应充足,四平方公里城南新区建设拉开帷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文盲达标。医院创二甲,卫生防疫全国先进。县政府确定了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策略,制定了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16条优惠政策,一个开明开放的发展氛围已经形成。西充县 - 行政区划西充县西充县辖15个镇、29个乡:晋城镇、太平镇、大全镇、仙林镇、古楼镇、义兴镇、关文镇、凤鸣镇、青狮镇、槐树镇、鸣龙镇、双凤镇、高院镇、仁和镇、多扶镇、常林乡、占山乡、莲池乡、宏桥乡、金泉乡、华光乡、金源乡、岱林乡、李桥乡、中岭乡、西碾乡、紫岩乡、复安乡、观凤乡、青龙乡、双洛乡、义和乡、罐垭乡、中南乡、双江乡、凤和乡、东岱乡、同德乡、祥龙乡、车龙乡、扶君乡、东太乡、永清乡、金山乡。西充县 - 历史沿革西充县唐高祖李渊武德4年(公元621年)分南充、南部、盐亭、各一部分置县,因位于汉代充国县之西而得名西充县。今西充县地,夏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属粱州,殷商、西周时并入雍州,东周时属巴国,秦属巴郡阆中县。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御赐安汉,属充国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南充县地。唐高祖李渊武德4年(公元621年)分南充、南部、盐亭、各一部分置县,因位于汉代充国县之西而得名西充县。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将流溪县并入,属顺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废西充,并入南充县,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西充县,属顺庆府。清朝隶属川北道顺庆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属四川省顺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隶属四川省川北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属嘉陵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隶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西充解放后,属西南区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93年9月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西充县 - 自然地理西充县西充县位于四川省中北部、南充市西北部,东临南充市顺庆区,南接南充市嘉陵区,西连盐亭县、射洪县、蓬溪县,北依南部县,南北宽42.4公里。西充县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属浅丘地貌,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脉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多河流,全县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6条,最大的是发源于南部县伏虎的宝马河,全长41.6公里。向西注入的是涪江水系,其余的均为嘉陵江水系。西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日照时数年平均1445小时,一月均温6.3摄氏度,七月均温27.5摄氏度,年均温17.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970毫米,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西充物华天宝,资源富饶。生物资源方面,有乔、灌、竹等三科116种林木,药用植物有半夏、红花、柴胡、杜仲等153种。经济类作物有桑、油桐、油橄榄、桃、李、柿、橙、柑橘等。牧草有白茅等33种。观赏植物有桂花、菊花、牡丹、文竹、吊兰等30余种。野生动物有野兔、穿山甲、雉、白鹭等数十种。森林覆盖率达24.6%。矿藏资源方面,有天然气、石油、盐卤、含钾页岩等。西充主要名特产:柑桔、红麻、蚕茧、棉花。西充县 - 经济发展西充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近两年来,西充人民紧紧围绕“产业化、民营型、生态卫星城”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工业兴县、牧业富民、招商引资、经营城市”四大工作重点,对外大开放、城市大建设、结构大调整、环境大改善、社会大稳定格局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历史最快最好的时期。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亿元,是1979年的11.5倍;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811万元,是1979年的22倍。在全市2002年度目标考核中,工业经济综合考评名列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名列第二,城市建设与管理名列第二,招商引资名列第三,农村经济名列第四。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979年,西充县农业总产值只有95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元。1994年被定为省级贫困县,1998年实现扶贫越温全面达标。至2002年,农村经济已形成以李子园公司为龙头的“奶牛产业链”,以天薪集团为龙头的“蚕茧产业链”,以乡镇劳动服务所为中介、驻外劳务输出基地为龙头的“劳务输出链”三大产业链,全年共发展奶牛1800头,产奶2200吨,创产值800万元,奶农户平增收1.5万元。新栽桑1.5万亩,改良桑树1500万株,养蚕8万张,产茧251万公斤,人均发种、产茧、收购名列全市第一。共输出劳务15.2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增长33.3%,实现劳务收入6.4亿元。有序合理地流转土地面积14.9万亩,新增产值6.5亿元,业主户510户,吸纳务工人员9000多人,其中经营100亩以上耕地和300亩以上非耕地专重大户75户。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9%,比1997年增长38.6%,其中牧业总产值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粮经比调整为5且4.2。农民人均纯收入1848元,比1997年增加572元,是1979年的25倍。西充县工业经济迅速复苏,支柱产业逐渐形成。80年代初期,西充工业有川沱酒厂、风机厂、织布厂、塑料厂、麻纺厂、食品厂等,曾一度辉煌,名列全市前列。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西充工业发展观念落后,体制陈旧,从徘徊不前到了一蹶不振的地步。近两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大打招商引资牌,通过“转、退、改、卖”等途径,盘活做强,逐渐形成了食品、机械、塑化、丝绸、火工五大主导工业支柱。全县1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销两旺,快速扩张,共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355万元。川沱酒业创税100万元,被列为市政 府接待用酒,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四川上风、盛兴公司分别创税5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显着提高。李子园牛奶、上风风机、华标防盗门等大批“西充造”产品已挺进市场。2002年实现工业企业总产值16.6亿元,比1997年增长191%,创税920万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1979年,全县的个体工商业主不足1000户。改革开放后,随着西充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环境大为改善,个体工商户有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发展状大起来,至2002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037户,创产值13186万元,实现税金2161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7.7%。2002年全县有商业网点9820个,贸易集市38个,从业人员32605人,商品零售总额8.2亿元。城乡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1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是1979年的393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672元,职工人均年工资额达到8872元,是1979年的20倍;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比1997年增。长95.2%,是1979年的21倍。西充县 - 风土人情西充县卖娃垭是旧中国贫苦人家没有钱,将难以抚养成人的子女拿到市场上去卖的历史印证。此“卖娃垭”位于西充县紫岩乡场头,一棵巨大的黄葛树下,“卖娃垭”石碑分外醒目。据当地人介绍,2000年初,当地一农民在黄葛垭处无意发现露出一个头的石碑,上面有些许残缺的字。经人仔细辨认,上面有“卖娃”等内容。后来人们将此石碑挖出来,才发现这是一块记载当年在此地卖娃儿的石碑。在当地,黄葛垭早就有“卖娃垭”一说,但却没有相关记载,此发现将这一说法予以确认。据该石碑记载,黄葛垭原名“大王垭”,其卖娃儿的历史始于明成化十四年。当地一进士深为此风郁闷,于是将此垭更名“卖娃垭”。据当地老人回忆,旧社会时,这里的黄葛树下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人口市场,辐射四周好些乡镇:卖娃儿的人家将要卖的子女带到这里后,在其头上插上草作标识,经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后成交,买主即将人带走。遇到太小的娃儿卖不脱的情况,有的父母就狠心地将其丢在垭口,听天由命。因此,此处又叫“丢娃垭”。当地人时兴过农历“二月二”,这天,一律不下地劳作,于是这天便成为当地买卖娃儿的交易日。为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当地政府特在黄葛垭立下这一特殊的纪念碑,以示后人。西充县西充县 - 旅游概况西充县西充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建县,距今有1382年的历史,因治内有西充山和地处古充国县之西,故名西充。1949年12月14日,西充县和平解放;1950年1月4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城;1950年1月6日,中共西充县委成立;1950年1月8日,西充县人民政府成立。千年古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县民以勤劳、忠义、尚学、好客为美德。1939年全县就有学校500多所,誉为四川之最。195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仅有的两个文化县之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成为西充人穷则思变,希望从读书这条途径寻求出路的信条。奋发之心,鹏程之志,罚体之行,激励着代代子孙,造就了济济人才。古有诳楚存汉的汉将军纪信,三国硕儒谯周,唐代高僧何炯,明代教育家马廷用,清代安边名将徐占彪、妙手丹青缪嘉惠;近代有四川保路运动领袖罗伦,革命烈士杨仁叔,民主革命家鲜英,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川剧艺术家彭海青,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江震,将军何以祥等。据不完全统计,西充历史上中进士者120多名,出了5名宰相。孕育了2000多名博士、学者、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仅1977年以来就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3万多人次。西充县悠悠古县,得天殊垂。古迹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殉难地凤凰山、汉将军纪信故里纪念碑、丞相牌坊、西充文庙、仙林惜字库石 塔、紫岩万民宝塔等;景观有箭岭烟雨、化凤朝阳、百福松涛、万年霞光、南岷仙景、宝马渡槽、青龙湖趣、广场风彩等。众多人文遗迹、名胜风景已成为人们访古探源、旅游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旅游资源主要有汉将军纪信故里碑、张献忠遇难地凤凰山、凤凰山(张献忠殉难处)、化凤山、 将军碑、 万民宝塔、 西充文庙、 纪信广场。其中,“五山一湖”(凤凰山、化凤山、万年山、南岷山、岁堂山及青龙湖)尤具特色。西充旅游资源还独具特色,除展现历史人文遗迹外,更鲜明突出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这样一个主题,““五山一湖”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喧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至此,顿感赏心悦目,轻松愉快,悠然自得,实乃人们探古寻幽、宗教膜拜、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

中文名称

西充县

外文名称

Xichong County

别名

安汉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四川省南充市

下辖地区

16个镇、28个乡

政府驻地

晋城镇南台路2号

电话区号

0817

查看更多信息

获取投资政策
一键获取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招商机构
产业园区
政府机构
载体资源
土地数据

报告定制

更多

工业土地均价

立即咨询 >

工业土地供应量

立即咨询 >

商办土地均价

立即咨询 >

商办土地供应量

立即咨询 >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