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县简介

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川、青、甘三省交汇处,介于东经101o18′—102o35′,北纬32o18′—33o37′。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邻;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唐贞观年间,吐蕃占领松潘以西地区后,从吐蕃阿里地区移民于此,世代繁衍,并自称“阿里哇”。后简称“阿哇”,汉文写为“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喻“阿里人开发的地区。阿坝县 - 地形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莲宝叶则山平均海拔4900m以上,境内最高峰5164m,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流;高度由海拔5141m递减到2936m。阿坝县 - 幅员面积县内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阿坝县是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4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邮政编码624600。县人民政府驻阿坝镇。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 32°18'~33°37'、东经 101°18'~102°35'之间。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面积】县境东西最长146公里,南北最宽 145公里,面积10352。4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总人口 50199人,其中城镇人7738人,农牧业人 42461人,人口出生率 20。9‰,自然增长率 11。4‰。县内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藏族45400人,占总人口的90。 4%,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汉族2657人,壮、苗、满、撒拉等族34人。羌、回、汉及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城。【政区】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1镇、5区、18乡、2场、83个行政村。阿坝县 - 历史文化阿坝县唐时属“三危”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为谷因浸大征服管辖,唐属松州都督府,明属松州卫,清朝属松潘厅,民国时期隶属松潘县,并置“阿坝设置局”。解放后属茂县专区松潘县管辖,1954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批准阿坝设县。1956年3月完成建县工作。阿坝县亦是宗教旅游的胜地,县内33座各种教派的寺院,或建于丘原凹处,僧房依坡而筑;或建于平坦草滩,地势开阔,由于各寺所奉内容有别,其宗教节日不一致,故一年四季中,这里均弥漫煨柔的烟雾,回荡着法器庄严而神秘的声音。阿坝县 - 旅游资源阿坝县是宗教旅游胜地,有著名的藏族寺庙郎依寺和格尔登寺景观。境内丘顶平缓之汪山与谷地交颁,溪流纵横。有藏区著名的莲宝叶则神山圣湖野生动物保护区风景区,神奇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文化、安多藏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以及曼扎塘大草原黑颈鹤高原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柯河茸安高山峡谷生态风景区。阿坝县是青海省西宁市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甘肃省临近各县与四川、成都等地的主要通道,东接九寨黄龙大划原景区,北接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和安多藏族风情区,构成了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大三角精品旅游景区。阿坝县县内旅游线路及旅游景区(点)里程(1)县城观景—格尔登寺(县城西北角)—龙藏(3公里)—朗龙观景台(2公里)—朗依寺(1公里)—哇尔玛、麦昆藏寨(1公里)(可逆行)(2)海子山—查理寺(30公里)—县城(50公里)—哇尔玛麦昆藏寨(2公里)—赛格寺(1公里)—朗依寺(2公里)—格尔登寺(6公里)—四洼尼姑庙(3公里)—各莫寺 藏寨(9公里)—县城(12公里)(3)县城观景台观日出—哇尔玛麦昆藏寨(6公里)—郎依寺(1公里)—各莫寺藏寨(15公里)—县城(12公里)(4)阿依拉山(或麦尔玛)—查理寺(15公里)—神座姑娘藏寨(6公里)—安神湖(3公里)—安羌(3公里)—阿坝县城(28公里)(可逆行)(5)县城观景—阿斯玛寺(25公里)—垮沙森林(4公里)—柯河姊妹碉(30公里)(可逆行)阿坝县旅游相关电话哇尔玛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0837)2486162麦昆昆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0837)2482103各莫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0837)2484012河支乡政府(0837)2483164 安斗乡政府(0837)2484009阿坝镇政府(0837)2482478 莲宝叶则租马站13778472503阿坝县旅游公司(接待中心)联系电话:(0837)2482712经理:石伟阿坝县客运公司联系电话:(0837)2482493联系人:曹大富四川九寨运业阿坝县出租汽车公司联系电话:(0837)2482172联系人:张翼乡村客运联系电话:(0837)2482712联系人:陈会艳阿坝县石油公司联系电话:(0837)2482024联系人:孔翼公路分局汽修厂联系电话:(0837)2482655联系人:董礼平阿坝县人民政府联系电话:(0837)2482414阿坝县旅游局联系电话:(0837)2486956阿坝县招商引资办联系电话:(0837)2482485阿坝县人民医院联系电话:(0837)2482454 2482440阿坝县客运站:(0837)2481528阿坝县 - 阿坝县旅游景点阿坝夺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东北八公里处的哇尔玛乡政府所属提穷大队第四小队的境内。1、地处人世十美之幽静,如仙境般之幽雅,犹如白海螺之体聚万物吉祥于之灵地。2、集众僧的夺登寺又以其白帽本教之寺的吉祥之地而得名为“梅竹扎西合旋林”而之盛名。3、夺登寺建寺于藏历第六绕迥木牛年即公元1385年,由本教仁布钦夏甫尼玛增大师奠基而组成僧团。大殿由80根柱头所支撑,取名为“本来寂静桑登林”。前后有十二代本教大师相继维护。藏历第十一绕迥之火马年即公元1666年,由夺登雍仲楚臣将该寺归属给从后藏兴达顶来的本教大师彭措旺杰而变为后藏本教的所属之一,在彭措旺杰的大力帮助和鼎力支持下,又兴建了“兴藏大殿”,取名为“夺登寂静伦珠悦色雍仲林”。之后相继由夺登寺世袭来维护。第八代楚钦第二世楚臣登巴坚赞大师向大知虹身顶礼,将该寺的讲修规范仪则,以及寺内外的规矩都严格进行了规范化管理。4、夺登寺的宗论全都是以本教祖师辛绕米沃在前宏时期的理论,由头戴银冠的德白登吉梅日的理论进行维护而形成了新本教之寺庙。5、该寺有三个札仓和四个康村。三个札仓分别为:讲修法相札仓即闻思梅竹林;成就札仓即论珠悦色林,象雄大圆满学院;文化札仓即大小文明的文化乐园。四个康村是:知康村、时轮康村、神医康村、慈爱康村。6、该寺每年大的定期法会有:八次大的法会,四次修供法会、六个大的节日。另外每月上旬都要进行定期的说戒、修供等的仪轨。7、该寺的前常住的比丘有600余名,现在有490名。8、从该寺的每一世夏钦尼玛僧开始到第12代,以及夺登共13也一直在维护着夺登寺。9、该寺收藏有20多卷历住堪布的经卷,大多数经卷都已刻成木刻版进行保存。10、该寺的仲依有三个,主依为登巴曲科玛。据传是辛绕米沃本人托汉地的孔子代其本人进行开光的。此外还有许多供奉在大殿、各寺庙、拉章等的标准的佛像,以及从印度东西各地带来的众多铜器物品,从蒙古、尼泊尔、前后藏等各地邀请来的具有灵验的佛像为身所依,语所依有三千多种寂静和忿恕金刚像,上百种上而仕承本尊及各种传记等。经卷有命命鸟用金汁写成的八元主要佛经20套甘珠尔、3套丹珠尔,另外还有萨迦派、格鲁派、宁仔派、落举派、竹巴落居、觉衰派等的经卷8万余卷,意所依有。多帕钦布的庄胜灵塔、苯来家也的八座灵塔、大小25座历代夺登的灵塔、虎神塔扎西降魔三世界威严塔、和好塔扎西格威达哇等,塔像内藏有:登巴桑若的几颗齿、桑去向森的舍利、数颗齿等。阿坝神座神座――是一个即有原始森林,高山牧场又有海子、河流、沼泽、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的自然景区!神座――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丝毫污染,即有林业、牧业又有农业,宁静安祥,特别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西距成都450公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将森林和草原分开,神座村就座落在这条河流的西侧。神座,"神仙居住之地",这样一个美好的名字,并不是现代人推敲和构思出来的。因为这个宛若与世隔绝的村落,她从古至今就被称为神座!就像神座村由古至今延续的善良质朴的民俗民风一样悠久。这座仅有57户人家的藏族村落背靠高山草场,与绵延不绝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越野汽车行驶在村子附近的丛林小径上,你的眼球会接收到接二连三的惊喜:路边草丛会不时闪现火红色野鸡灵巧的身影、活蹦乱跳的野兔调皮地向丛林狂奔、娇憨可爱神似小浣熊的家伙会从马路中央笨拙地横行。站在村前眺望,偶有马鹿三五成群,迈着矫健步伐正在森林中穿过。。。。。。神座人与野生动物和森林草山和谐相处的如此融洽,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神座村藏家民居的外形犹若一座座别致土著小洋房,房屋外观稳固而别致,内部宽大而整洁。走在村内,常见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院外,手上旋转着转经桶,口中念念有词地表达着自己的信仰。脸上的皱纹和顶上华发看得出她们的年岁已高,但身子骨却依然硬朗。神座人呼吸着没有任何污染的纯净空气,喝着纯天然矿泉水,他们的牧牛吃的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野草、贝母,神座人每天饮用生态牛挤出的乳汁,食用最鲜嫩的牛肉,再加上始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心态,因此长寿对神座人来说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安多藏区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神座的姑娘、然木多的酸菜、蒙古的糌粑"。现在人们则总结出神座有四绝:"天然美景、野生动物、生态美食、神座姑娘"。于是便有人说:"是神座的天然原生态环境造就了'神座姑娘'这自古传诵至今的千年品牌"。如果有人认为神从是个纯牧业村寨那就错了。在神座村周围有大片大片的高产青稞地,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此时你若是走近神座村寨,村民们定会停下手中的镰刀,向你露出憨厚的微笑并挥手致意。这里的人们大都不会讲汉语,但你能从神座村发脸上的笑容和手势中,感受得到他们那份天然的原生态的纯朴和热情。阿坝县各莫寺在阿坝州阿坝县城西北部各莫乡唐麦村,距县城13公里,占地18000平方米,是一座显密兼修的格便派别寺院。为阿坝州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为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这一。建于乾隆56年(1790年),由拉卜楞寺大赤巴贡却德庆按第二世嘉木祥大活佛之意创建的。原名法相寺,至今200余年。阿坝县德普寺德普寺在今四川省阿坝县德格乡境内,是萨迦派的大寺院,建于公元1844年,是由第四世德普活佛创建的,历代曾涌现了很多为人称道的大成就者。寺庙有一座大佛殿,在殿里正面的佛龛中,有一见得解脱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大身像,周围有萨迦五祖、萨迦二胜六庄严、十六尊者,八大菩萨等许多比人大的木刻佛像;有弥勒佛一见有义像、近年从尼泊尔迎请的千手千眼大悲观自在菩萨、大白伞盖佛的金身像等许多非常精美的铜像。还有两套佛陀的本生故事的唐卡画(每套九幅)为主的众多新旧唐卡画。 密宗续部的大殿,修建于1903年,至今未坏,一般很难见到象此殿这样多的金银和木雕。殿中有从甲绒绰斯甲迎请的观自在菩萨像内天然内藏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非常殊胜。阿坝县 - 地貌及气候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年波也则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内最高峰5154米,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递减到2936米。县境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湿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气温3。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33天。阿曲、麻尔曲及交流向西南密布县境大部地区,系大渡河上游源流;贾曲、夏客曲向北注入黄河。县城阿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阿曲河畔,海拔3290米。面积7。5平方公里,西距省会成都509公里,南距州府马尔康 246公里。阿坝县 - 区域规划阿坝县2004年辖: 1个镇:阿坝镇。 18个乡:各莫、甲尔多、求吉玛、安斗、德格、四洼 、河支、龙藏、哇尔玛、麦昆、洛尔达、茸安、安羌、麦尔玛、查理、贾洛、柯河、垮沙。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汉族2657人,壮、苗、满、撒拉等族34人。羌、回、汉及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城。阿坝县 - 经济状况经济以牧业为主,牧农林结合。解放前缺少疫病防治措施。畜群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停留在原始农业阶段。牲畜成活率低,主要农作物青棵平均亩产假40~50公斤。解放后,先后数次从内地引进大批铁锄、铁镰、新式犁等先进生产工具进行无偿发放、推广使用,取代了木锄、木犁、“二个抬杠”等原始农具,改革耕作制度,深耕、轮作、施肥、选种、锄草,加强病虫害防治;迅速建立兽防站,培养兽医,诊治牲畜疫病,降低牲畜死亡率,提倡科学饲养、畜种改良,有计划地调整畜群结构,畜牧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60·~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耕、耙、播、脱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建立了全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国营农场。奶油分离器深入农牧民家庭,使阿坝县农牧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1976年引进青稞优良品种“肚里黄”,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 1970年建立查理寺林场,开展森林采伐和管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乱砍滥伐造成严重损失。1982年实行了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5年实行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生产水平连年提高。1990年底,全县农牧业生产总产值达 2650元,比 1958年增长 4。9倍,其中牧业2022万元,增长5倍,农业315万元,增长0。64倍。林业收入达19万元。牲畜总数430955头,比1958年增长1。95倍,粮食总产量939万公斤,增长0。56倍,畜群结构渐趋合理,农业生产从单一的青棵、胡豆种植发展到种植蔬菜、采药、农村工副业和乡镇企业等多种行业。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 711元。1959年 1月,最早建成的草原电站级产。随后建立乡村水中站 31座,以明亮的电灯取代了农牧区数千年来的酥油灯照明。1982年10月全县最大的安羌电站竣工投产。解放前交通十分闭塞,仅有羊肠小道、独木桥,以牛马为交通工具与周边部落联系,物资运输全赖人背畜驮,信息靠捎口信传递。“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的民谚是当时交通情况的真实写照。1955年11月,第一条公路成公路竣工通车。1990年底,全县有省道公路2条,县道公路3条,乡村道6条,林区公路3条,公路总长642。3公里,乡乡通公路,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县汽车队1个,省汽车运输公司所辖车站1个。有客货车158辆,运输拖拉机204辆,自行车750余辆,1987年摩托车达295辆。1952年建立阿坝(县)邮电局,先后开通阿坝至久治、马尔康的邮路。1988年10月安装自动电话。设有县邮电局和区邮电所5个,6条载波线路,2条电传线路,5条长话线路,电话359门。工业是阿坝县新兴产业。解放前仅有几家缝纫、皮毛加工、木器制作小手工作坊。民主改革后,先后建成33座大小水力发电站。“文化大革命”时期,盲目上马一些工业企业,因造成损失而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继建成安羌电厂、肉联厂、牛毛绒分梳厂等骨干企业。现有牧机厂、煤炭厂、综合林场、木材加工厂、粮食加工厂5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地毯厂、建筑公司、肉联厂、奶粉厂等集体所有制企业,19个乡镇企业。全民集体所有制职工 659人,固定资产 1460万元。 1990年工业总产值694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7%。初步形成了农吉林产品加工和电力工业生产体系。 县境是川甘青三省历史悠久的物资集散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阿坝藏族传统扎崇节的形成,各路商贾纷纷前往阿坝经商。麦桑土官华尔功臣烈亦鼓励经商,阿坝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甘肃、青海及省内松潘、马尔康等地商人云集阿坝,形成了“天兴隆”等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商家”和繁华的崇拉(商贸)市场。解放前夕,有个体户300余户。1951年,人民政府建立了阿坝民贸公司。1958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县各区乡建立了供销商业网站,满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增添了商贸活力,个体商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涌现出许多善于经商、勤劳致富的藏、回各族商业大户。他们致富不忘家乡,积极投资兴办教育,义务扶贫。1990年底,全县有国营、集体供销商业网点24个,从业人员27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70万元。有农牧民个体商户1362户,1517人。县城建起了全州最大的综合农牧市场,贸易兴隆,被赋予“高原商城”之誉。 解放前,仅有土官、寺院和大商进行民间借贷,无专门金融机构和私人钱庄。1952年 10月建立阿坝(县)人民银行,1980年建立阿坝县建设银行。1990年全县有银行两所,区乡镇信用社、储蓄所24个。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县财政不断增长,1990年,财政收入 563。3万元,比1955年增长15。23倍;财政支出也相应增长为987万元,增长22。91倍。阿坝县 - 阿坝州4.7级地震2005年01月06日05:1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记者蒋冰诸泽海)记者获得消息,昨日清晨6时05分,我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交界地区(北纬32。30度,东经101。60度)发生4。7级地震。据当地昨日8时报告,马尔康县日部乡、壤塘县城震感强烈,马尔康县城、小金县城部分居民有感;日部乡公路出现垮塌现象。由于震中位于海拔2680米的高原地区,当地人烟稀少,通讯落后,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与房屋垮塌的报告。有关详情正在进一步了解之中。此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并决定派邓昌文副局长率现场工作组赶赴震区开展震情监视、震灾评估、科学考察等工作。同时,省地震局正组织专家进行震情紧急会商,当地政府正采取紧急措施抗震救灾。省地震局副局长吕弋培在昨日9时30分举行的震情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地震的有关情况。问及马尔康地震是否与印度洋地震海啸有关时,吕弋培说,印尼8。7级地震的发生有可能对全球地震活动产生影响,但此次马尔康地震是否是受印度洋地震触发的,有关地震专家正在分析研究。

中文名称

阿坝县

外文名称

ngapa county (in tibetan )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1镇、18乡

政府驻地

阿坝镇

电话区号

0837

邮政区码

624600

查看更多信息

获取投资政策
一键获取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招商机构
产业园区
政府机构
载体资源
土地数据

报告定制

更多

投资咨询

投资反馈

咨询热线:400-168-6016

留言咨询

姓名

手机号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加入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扫码快速认领 直接对接企业

    关闭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